校園一隅

上一頁 社會學系系友聯絡資訊/捐款資訊

  • 系友會 Facebook

  • 信箱:電子信箱
  • 電話:02-26733936
  • 傳真:02-26739778
  • 一般捐款帳戶:
    郵局(700)
    0311360-0052202
    戶名: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何介舜

    玉山(808)
    1045-940-029692
    戶名: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何介舜

    捐贈發票愛心碼:4321



  • 認捐書下載:前往認捐書下載

系友專訪

首頁 > 系友會 > 系友專訪>專訪內容

酸甜苦辣的人權之旅:陳映攸學姊

刊登日期:2022-04-13  
友善列印


陳映攸學姊

一、主要學歷

輔仁大學社會系學士畢業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所101級 畢業


二、經歷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國際專員


三、現職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台南辦公室專案執行


四、學思歷程

在高中升大學的時期,學姊不想參加指考,而在申請學校時進入了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回想大一,有的時候會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唸什麼,對於社會學沒有很清楚的了解,原本預定大四畢業後要直接出社會工作,但在大四寫學士論文敘述自己在當國際志工的所見所聞時,突然發現自己對於「社會系」非常有興趣,因此毅然決然地報考了本系碩士班,並踏上了研究所之路。

在本系碩士班期間,學姊也同時擔任基金會的實習研究員,因而接觸到許多與兩岸相關的事務,在進行訪問的過程中,學姊覺得應用社會學訓練中的質化訪談是非常實用的。而原本預計以志工研究作為碩士論文,在經歷擔任太陽花學運中八巷的志工後,碩士論文改為與反服貿運動相關的主題。

在訪談中,學姊也有提到覺得不同的求學時期「學習」的型態一直在改變,其中年齡是個蠻大的差異,從高中進入大學的階段,學習從制式化的教育變成自由的教育,必須更加主動的學習,在大學時期花很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現在跟未來想要做什麼,隨著年級的增長,會越來越明瞭社會學這個學科想要帶給我們什麼;而進入研究所的時期又是另外一種方式,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鑽研、思考及表達自己的想法,深度與強度都較大學時期大,也因此更能塑造、強化思辨能力的觀點。


有趣的事

班上有一位同學是身障者,也因此讓學姊加強了對身心障礙相關議題的關注,除了多觀察生活中的無障礙設施以外,學姊也盡可能的讓身障同學在出遊的過程中能有一樣多的樂趣,例如:曾經與其他同學一同將輪椅抬上民宿的二樓,讓大家能夠一起睡通鋪、去海水浴場的時候聯絡業者詢問是否能一同乘坐香蕉船等。


印象深刻的老師與課程

在社會所時期,對於學姊印象最深刻的,是黃樹仁老師所開設的社會學理論,是剛進入北大社會系的第一堂必修課,再加上樹仁老師是個很有趣的老師,教學風格十分的明確跟強烈,在學時期同學彼此都會開玩笑說「我們都是樹仁的選民」。

第一次社會學理論考試老師給成績時對學姊說「Well, 雖然這份答案不是最完美的,但它的確是這次考試相對寫的最好的考卷」,聽到這些話讓剛進入陌生環境又讀理論到不知所云的學姊有一種被肯定的感覺,因此對樹仁老師印象很深刻。

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則是學姊的論文指導教授─恆豪老師,當初會找恆豪當指導是因為上社會運動的課程,恆豪老師是一個非常高標準、高屬性,上課講話很壞,但是是個有趣的人,在指導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寫論文的過程中,老師時常會幫忙想辦法或以另外的方式鼓勵學姊。


社會學之於就業

在找工作的時候,學姐秉持著想要對社會產生改變的目標尋求自己的工作,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夠造成一些改變,也因此在找工作的時候篩選、過濾很多選項。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在求學時期參與過許多相關議題,讓學姐不想要看見世界就這樣或是變得更糟糕,講起來很夢幻,但確實是按照這樣的抱負在尋求工作,不論是現在在國際特赦組織還是以前在伊甸基金會都是覺得這份工作能為世界帶來一些改變。

在社會學的訓練中學姐認為有四種能力在就業上十分重要,分別為觀察能力、研究分析能力、思考辨別能力及不歸因於個體。

1.      觀察能力:我們現在處在一個數位資訊戰的時代,需要觀察的不僅是只有實體的生活,數位的生活也是需要被觀察的。透過觀察能力,在一件事情發生時,我們不會急著去下決定,而是學會觀察不同的面向、各種可能、歷史脈絡跟社會結構以後再做出決定。

2.      研究分析能力:在人權相關事件發生後,必須去做研究,盡可能去了解事件的全貌,再決定是否做出行動。而要會研究跟分析,事先必須學會觀察現象。

3.      思考辨別能力:社會學的訓練中很特別也很重要的一門學問,系上一直都很鼓勵學生去進行思考,也會教學生去辨別哪些資訊是我們需要的,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去了解背後選擇的原因。

4.      不歸因於個體:在社會事件發生後,透過社會學我們能比較宏觀的角度去看社會上相對比較負面的狀況,會嘗試去理解背後的社會脈絡、社會體制、社會結構,是什麼原因造成事件發生,不會很單純的去歸因說是個人的問題之類的,這是一件蠻重要的事情,歸因於個體很容易使得狀況陷入個人的互相仇恨或是情緒性的發洩。


五、 給學弟妹的建議

我們在求學或人生旅途當中一定會有各種不同的滋味,各種不同的情況發生,希望大家都勇於嘗試、勇於體驗,不要限制自己作夢的權利或是作夢的勇氣,因為這些都會成為你人生的養分,在處理各種事情,不要放棄任何的可能性!

學姊也鼓勵大家多參與不同的實習,或是去組織當志工活動,其實在剛出社會的前幾年不太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為大家對於社會新鮮人的包容度比較高,可以多嘗試不同的工作看看,找尋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