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隅

上一頁 社會學系系友聯絡資訊/捐款資訊

  • 系友會 Facebook

  • 信箱:電子信箱
  • 電話:02-26733936
  • 傳真:02-26739778
  • 一般捐款帳戶:
    郵局(700)
    0311360-0052202
    戶名: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何介舜

    玉山(808)
    1045-940-029692
    戶名: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何介舜

    捐贈發票愛心碼:4321



  • 認捐書下載:前往認捐書下載

70周年系慶

首頁 > 系友會 > 70周年系慶>系友投稿活動

社會實踐作為自我實現的通道──余任晴 系友(學士104級)

刊登日期:2021-10-25  
友善列印


作者:余任晴 aka Jerry (學士104級)

現職:某NGO分析師、「江湖543」podcast主持人

投稿日期:2021年10月


        2011年入學以來,北大社會對我來說就像娘家一樣,這樣的形容似乎有些陳腔濫調,卻非常貼切,不論是情感、思維還是物理上皆是,每當畢業後回到6樓閱覽室,當年一起做報告和打屁聊天的回憶便湧上心頭。

大學時代算是個積極參與系上活動的人,迎新宿營就參加了4次,從夜教被嚇的小大一,變成主辦方的大二,再到惹人厭的值星,大四最後一年大概是抱著不甘寂寞與想湊滿宿營大滿貫的心情,也成為假大一的一員,欺騙懞懂的新生...不對,是引領他們更快熟悉大學的生活。

           修課的部分,印象深刻的絕對是大二的研究法,上學期的質化研究,實地走訪幾間檳榔攤,除了訪問檳榔西施的工作作息與如何應對客人,以回答情緒勞動的問題之外,也吃了人生第一顆檳榔;下學期則是量化研究,有別於大一統計課使用的次級資料,從設計問卷題目、預試以及問卷定稿,到每組成員實地走訪三鶯發放問卷,以及最後的統計分析。現在回想起來,也多虧當年「紮實」的研究法,讓我較快適應往後的研究所生涯與研究助理工作。

        社會實踐計畫是本系的另一特色,將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以社會學的角度表達與實現。還記得我們的題目是:「比較黑道與白道:挖掘兩者之秘辛」,訪談調查局調查官與幫派成員。對我來說這份報告是我對犯罪學產生興趣的開始,更是結合興趣與知識的啟蒙,所以後去唸犯罪學研究所。更巧的是當初的自己也沒想到,現在竟然開了podcast節目「江湖543」,邀請曾參與刑事司法系統經驗者,分享他們的故事,完全就是當年社會實踐計畫在做的事,而和我一起做報告的同學,也成為了一名調查官。人生就是充滿了意想不到的巧合,過去的經歷會成為創造未來的養分,或許這些經驗在未來派得上用場。

        大家應該都聽過大學不是職訓班的說法,其實我初入社會時,曾質疑此說法,因為即使在學校學了統計方法和統計軟體,卻發現會SQL和Python更吃香;還有對多數公司常用的專案管理方法更是陌生,總覺得在學校學的,進職場後卻用不上。直到累積一些工作經驗後發現,人生不是只有工作,且專業與職場經驗學無止盡,但北大社會鼓勵學生勇於嘗試不同領域,也因為這樣包容多元的精神,啟發我的斜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