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 學長
一、主要學歷
中興法商學院社會學系學士78級 畢業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社會學博士 Ph.D.,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A
二、經歷
2018 迄今 東海大學特聘教授
2019/4 – 2019/6 日本東京立教大學訪問教授
2015/8 – 2018/7 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2015/6 – 2015/9 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學訪問學者
2014/8 – 2016/7 《臺灣社會學刊》主編
2012/8 – 2015/7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
2012/2 – 2012/7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訪問學者
2009/8 – 2012/1 東海大學副研發長
2008/8 迄今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三、現職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四、學思歷程
轉系的契機
劉正學長高中的時候念的是第三類組,一開始其實是考上中興大學的植物系,在二年級時轉到社會學系,當初選擇轉系的原因主要分兩個部分,一是在念植物系的時候課程大多的時間是在做實驗,每天都在拿著顯微鏡在校園中觀察葉子、觀察植物的組織這些東西,做這些事情的時間長了讓學長覺得「欸我們為什麼每天都在實驗室裡工作?」、「我們為什麼沒有跟人們相處的機會或經驗?」,而學長當時有一些朋友是在其他類科的,包括社會學系,朋友跟他說社會學系其實「很好玩」,二是家在台北地區,台中的部分覺得比較陌生,大一的時候成績還不錯就提了申請,所以就來到社會學系了!
印象最深刻的老師
在大學時期影響學長的老師主要有三個,一為陳寬政老師:劉正學長在陳寬政老師的身上了解到如何將人口學有系統地講出來,以及對台灣的未來做20年50年精準的規劃。劉正學長也從陳老師的身上看到一個學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他所關心的這些事務,這些令劉正學長對於學術產生了嚮往,也因此開啟了往學術方向邁進之路。
二是蔡明璋老師:蔡明璋老師教大家怎麼做研究?研究的樂趣在哪裡?書該怎麼讀?劉正學長提及到包括出國念書、回到台灣跟開始工作等不同階段,跟蔡明璋老師都保持聯絡,或者是實質上的研究合作,他認為蔡明璋老師研究上非常用功,花在研究上的時間跟力氣很多,也給予他很多的幫助。
三則是張清富老師:劉正學長在大學畢業便去服兵役,在退伍後擔任張清富老師的研究助理,當時張清富老師在做台灣的貧窮研究,劉正學長曾經跟張清富老師到澎湖各個離島去做中低收入戶的貧富調查。在那個調查的過程對他影響也很大,且印象非常深刻。在跑田野調查的過程中,也看到許多「人生百態」---因為當時是本系接受內政部的委託,做臺灣各個地區的貧富調查之複查,在此調查的過程中常常發現:各地區提交上來的申請者資料,有很多是有誤差的,甚至是刻意做假的---因為有些心存僥倖的申請者,其實在其生活上根本一點都不缺錢,但他們就是想要嘗試去冒領中低收入戶的每月津貼。
社會學之於就業
l 學會「如何學習」、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社會學這門學科相對於其他學科在勞動市場裡沒有相對應的實質工作,這個是全台灣各個社會學系在招生上、與家長們作溝通的過程裡比較吃虧的地方。其實現在社會上的男生大約平均可以活到78歲,女生大概可以活到82歲,可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要求一個18歲的孩子經過四年的訓練,就可以用未來的60年?」這樣的思維是有問題的,所以劉正學長會建議:同學們、家長們在社會系的四年裡頭,要學會「如何學習」,要學會學習的能力,要培養學習的能力。從短期來看的話,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統計與研究方法,這能夠讓社會學系的畢業生在各行各業裡,能夠在意見發表時更有邏輯,更能靈活運用各種數據資料,可以不同的思維方式與同事們作充分的溝通。
l 累積社會資本
劉正學長鼓勵大家在大學時期多認識其他的同學們,社會學裡對此也有專有名詞─「社會資本」。畢竟未來在社會上,我們常常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是認識很多的同學與老師們,對自己未來的生涯也是會有幫助的。正如有朋友的人,會過得比較快樂。
五、對本系的學弟妹的建議
劉正學長建議學弟妹們,每次想到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的時候,可以想一想下列六點:
1.請指著自己的頭:試著想清楚我今天來上課,今天不管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是不是每一天都有新的思維、新的邏輯?不論是別人告訴我的或我今天體會到的。
2.請指著自己的眼睛:你今天是否觀察到新的事物?不論是課本上的還是課本之外的,尤其我們帶的眼鏡很重要,我們學馬克思、學韋伯、學涂爾幹,我們要知道我們在用這些學者的思維方式看這個世界的時候,有很多人是跟我們帶完全不一樣的眼鏡在看這個世界。能夠用這樣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將會少掉很多紛爭。
3.再指著自己的嘴巴:要學會如何跟別人談話、怎麼樣跟人家討論、怎麼樣說服人家、怎麼樣說道理。
4.握住對方的雙手:可以學會怎麼樣跟同學團結合作,一起寫整組的報告。
5.指著自己的雙腳: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可以去做相關的社區服務和進入田野。
6.最後,用手指著自己的心臟:希望大家在社會系的四年,各位學弟妹們會有一顆溫暖而關懷社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