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怡
副教授集體記憶、國家認同、劃界工作、認知與文化 、審議民主、民族主義、社會認同、認知社會學、政治社會學、文化社會學、科技的公眾參與
Rutgers University (at New Brunswick) Sociology Ph.D.
2020.8- 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2015.2- 台北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2014.7-2015.1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 學士班:社會問題;質的研究法(一);社會研究方法;Social Problems;集體記憶與社會認同;社會心理學;個人與社會;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作;質化資料分析;社會學名著選讀(一)
- 碩士班:集體記憶與社會認同;社會學理論;認知社會學;質化資料分析
- 碩專班:社會學研究實作;集體記憶與社會認同;社會研究方法
-
Yeh, Hsin-Yi, (accepted) “Unravelling Mnemonic Manipulations in Electioneering: Investigating Mind Engineering in the Han Camp during the 2018 Election.” 選舉研究。
- Yeh, Hsin-Yi, (2023) “Public Deliberation, Collective Memory, and Place Consciousness:Community-Building by Inventing Traditions through Participatory Budgeting.”Local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 葉欣怡,(2023),〈拾回理解台灣國家認同發展的一塊關鍵拚圖:評Politics and Cultural Nativism in 1970s Taiwan〉,《台灣社會學》45。全文
- Yeh, Hsin-Yi, (2023) ” Technological Experiences and End-Users’ Identification Work - Investigating Expectant Mothers’ Prenatal Ultrasound Experiences and Their Reconfigurations.” Social Identities: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Race, Nation and Culture. 29(2):130-147.
- 葉欣怡,(2023),〈飛地審議模式的參與式預算實踐: 以身心障礙者就業之參與式預算試辦計畫為例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36(4):1-39。(與盧孟宗,本人為第二作者)。全文
- Yeh, Hsin-Yi, (2022),Book Review for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 Memory Studies 15(6):1557-1560.
- 葉欣怡,(2022),〈審議、記憶與地方感的關係探究:以審議社造中數個社區的被發明傳統為例〉,社區營造學報 1(1):18-38。
- Yeh, Hsin-Yi,(2021) “ Loves Me or Loves Me Not? Passing through the Forest of Love Symbols and Unveiling Its Social N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13(2):73-83.
- 葉欣怡,(2020),〈審議民主及其不滿:以參與式預算先驅計畫的質疑或反對理由為例(2015-2018)〉(研究紀要),《台灣社會學》(與盧孟宗,本人為第二作者)。
- Yeh,Hsin-Yi, (2019) “Distributing Money to Commemoration: Collective Memories, Sense of Place, and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Journal of Public Deliberation. (with Kuo-Ming Lin)
- Yeh, Hsin-Yi, (2018)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Identity-Rememb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fication with Mnemonic Engineering.”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 葉欣怡,(2018)〈弱勢者在公民參與中的美麗與哀愁:以三峽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參與式預算試辦計畫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61。(和林祐聖合著)
- Yeh, Hsin-Yi. (2018) "Telling a Shared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o Invent Nationality: The Commemorative Narrative of Chinese-ness from 1949 through 1987 in Taiwan." Memory Studies 11(2):172-190. DOI: 10.1177/1750698016679219(全文)
- 葉欣怡,(2017)〈參與式預算的台灣實踐經驗:以三峽區的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方案試辦計畫為例〉,民主與治理4(1):69-95。(和林祐聖合著)(全文)
- Yeh, Hsin-Yi, (2017) “Managing Uncertainty by Adopting a Hybrid Way of Knowing Investigating the Mangle-ish Approach of ICU Patients' Caregivers." Mental Health, Religion, and Culture. 20(8):783-799 (全文)
- 葉欣怡,(2016)〈參與式預算在社區:簡介文化部推展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實驗計畫〉,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4):29-40。(和陳東升、林國明、林祐聖合著)(非匿名審查)(全文)
- Yeh, Hsin-Yi, (2016) "Classification of Edibility and Inedibility: Unveiling the Sociomental Logics beneath Food Habits",Theory in Action 9(4):22-40. DOI: 10.3798/tia.1937-2037.16023。
- Yeh, Hsin-Yi, (2016) “Leaving Former National Identity Behind with Awakening Narrativ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vers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Nations & Nationalism 22(3): 542-560(全文)
- Yeh, Hsin-Yi, (2015) “Maint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a Shaky Regime with Mnemonic Work: Inventing a Chinese National Day from 1949 through 1987 in Taiwan”, Symbolic Interaction 38(1): 22-41。DOI: 10.1002/symb.136(全文)
- Yeh, Hsin-Yi, (2014) “Voice with Every Bite: Dietary Identity and Vegetarians’ ‘The-Second-Best’ Boundary Work”, Food, Culture, and Society (17) 4: 591-613。DOI: 10.2752/175174414X13948130848502(全文)
- Yeh, Hsin-Yi, (2014) “A Sacred Bastion? A Nation for Itself? Or an Economic Partner of Rising China? – Three Waves of Nation-Building in Taiwan (1949-2012)”, Studies i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14)1: 207-228。(全文)
- Yeh, Hsin-Yi, (2013) “Boundary Objects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Analyzing the Management of Boundary Tensions in the Consensus Conference”, Journal of Public Deliberation: Vol. 9: Iss. 2, Article 5。(全文)
- Yeh, Hsin-Yi, (2013) “Boundaries, Entities, and Modern Vegetarianism: The Emergence of the First Vegetarian Organization”, Qualitative Inquiry (19) 4: 298-309。
- 林國明、葉欣怡,2024,台灣第二波審議民主的發展:制度論的解釋,於林國明、葉欣怡(編),台灣審議民主的進化時代。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 葉欣怡、林國明,2024,審議社造、行政創新與社區民主化,於林國明、葉欣怡(編),台灣審議民主的進化時代。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 葉欣怡,2022,文化,於陳志柔、林國明(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精簡版)。
- Yeh, Hsin-Yi, 2021, Taiwan: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Data, In Nelson Dias et. al. (Eds.),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World: Atlas 2020-2021. Pp. 182-185.
- 葉欣怡,2021,文化,於陳志柔、林國明(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
- Yeh, Hsin-Yi, 2021,” The Remembered Chinese-ness and Its Dynamics: Analyzing the National-remembering in Taiwan after 1949.” In Chris Shei (Ed.), Taiwan: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 and struggle for identity. Routledge.
- 林祐聖、葉欣怡,2020,魚與熊掌可以兼得?「中高齡與高齡人口就業議題公民審議」論壇中的審議模式編輯,收錄於廖達琪(編),網路崛起的社會運動對台灣的影響,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
- 林祐聖、葉欣怡,2020,第一、二、四、六章,收錄於葉欣怡(編),審議民主實作手冊,台北:文化部。
-
葉欣怡,2021,〈主編的話〉,社會學通訊,第93期,頁1。
- 葉欣怡,2021,〈嫌貨方為買貨人:行動者對參與式預算的不滿、質疑和其積極意義〉,巷仔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21/08/03/10853/ (和盧孟宗,盧孟宗為第一作者)(後轉載至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564
- 葉欣怡,2021,〈主編的話〉,社會學通訊,第92期,頁1。
-
葉欣怡(口述作者)、林品君(文字整理),2021,〈參與式公眾:從審議民主到社會學教育〉,指南新政,第27期,頁8-11。
- 葉欣怡,2021,〈主編的話〉,社會學通訊,第92期,頁1。
- 葉欣怡,2020,〈主編的話〉,社會學通訊,第91期,頁1。
- 葉欣怡,2020,〈既是研究者,也是實作者:打造審議民主發展重鎮〉,台灣社會學刊,第39期,頁217-226。
- 葉欣怡,2020,〈主編的話〉,社會學通訊,第90期,頁1。
- 葉欣怡,2020,〈公共社會學推廣:辦理主題座談、推出「五分鐘學社會」影片、成立YT頻道〉,社會學通訊,第90期,頁58。
- 葉欣怡,2018,〈Lo星人來了,地球人注意:「蘿莉塔」作為一種自我認同〉,巷仔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10/16/yehhsinyichenyayun/ (和陳亞筠)
- 葉欣怡,2016,〈他/她愛我?他/她不愛我?—一個認知社會學取徑的分析〉,巷仔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7/04/11/yeh-hsin-yi/
- 葉欣怡,2016,〈學術心得分享〉,國立台北大學校訊,第197期。
- 葉欣怡,2015, 〈結合被動、幸運和興趣的學術旅程〉,台灣社會學會通訊,第83期,頁44-46。
- 葉欣怡,2006,<生殖科技的反思:代理孕母爭議和女性的多元發聲>,頁216-221,台灣醫療四百年史,台北:經典雜誌。
- 葉欣怡,2005,<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的辦理心得>,頁64-68,公民共識會議操作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
2023 公民審議如何影響政府決策與社會實作?「作伙學」與審議民主在知識論層次的價值,11月18日,國立台北大學。(和林國明,本人為第二作者)
-
2023 公共說理與程序主義:以參與學習歷程檔案審議的高中教師經驗為例,11月18日,國立台北大學。(和盧孟宗,本人為第二作者)
-
2022 民主能當飯吃嗎?審議民主作為一門事業的期望與困難,台灣社會學會年會,11月12日,國立屏東大學。(和盧孟宗,本人為第二作者)
-
2022 新冠疫情與青年就業之行為,台灣社會學會年會,11月12日,國立屏東大學。(和戴翠莪,本人為第二作者)
-
2022 審議、記憶與地方感:以審議社造中數個社區的被發明傳統為例,10月16日,2022亞太社造論壇暨學術研討會。
- 2022 審議社造、行政創新與社區民主化,台灣審議的進化時代研討會,7月23日,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與林國明合著,本人為第一作者)
-
2022 審議民主在台灣:2008年以後的發展軌跡,台灣審議的進化時代研討會,7月23日,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與林國明合著,本人為第二作者)
-
2021 Democracy as a Business and Its Contradictions: Analyzing YB Organization as an Example,教育部標竿計畫,12月05日,國立台北大學。
- 2020 審議實踐與民主想像:以對參與式預算先驅計畫的質疑與不滿為例(2015-2018),台灣社會學會年會,11月28日,國立台灣大學。
- 2020 再探審議的不平等: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之參與式預算試辦計畫後續調查,台灣社會學會年會,11月28日,國立台灣大學。
- 2019 「弄假成真」的公民審議普遍化?參與式預算的桃園經驗(與陳東升合著),台灣社會學會年會,11月30日,台北中央研究院。
- 2018 〈公民審議、集體記憶與地方意識:以參與式預算的辦理社區為例〉,台灣社會學會年會,12月1日,新竹。
- 2018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s for Its Rejection: Analysis of pioneering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projects in Taiwan (2015–2017)”,世界政治學年會,澳洲布里斯班。
- 2017 〈社區培力與參與式預算〉,社區發展新視野:全球觀點與在地推展國際研討會,9月18日,台北。
- 2017 “Distributing Money to Commemoration:Collective Memories, Sense of Place, and Participatory Budgeting”,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費城。(with Kuo-Ming Lin)
- 2017 “Tearing Away the Undesired Label by Creating/Stigmatizing a “Strawman” Category: Revealing the Complexity and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of Boundary Work”,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費城。(with 董冠怡)
- 2015 “Awakening Narrative in the Oral Histories of Taiwanese Nationalists: Crossing the Boundary Line betwee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s”,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紐約。
- 2015 “The Hybridization of Scientific/Religious Knowledge/Belief in Coping with Sickness: The Mangle of ICU’s Patients’ Family Members”,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紐約。
- 2013 “Producing a Chinese Nationality: Analyzing the Observance of National Celebration Day in Taiwan from 1949 through 1987”,美國社會學年會:紐約。
- 2013 “Boundary Objects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Analyzing the Management of Boundary Tensions in Consensus Conference”,美國社會學年會:紐約。
- 2013 “A Sacred Bastion? A Nation for Itself? Or an Economic Partner of Rising China? – Three Waves of Nation-Building in Taiwan (1949-2012)”,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波士頓 (Regular Session Paper)。
- 2012 “Voice with Every Bite: Dietary Identity and Vegetarians’ Differential Boundary Work”,美國社會學年會:丹佛。
- 2010 “Bridging a Five-Thousand-Year Chinese National History”,美國社會學年會:亞特蘭大。
- 2009 “The Ambivalent Technological Experience: Ultrasound in Pregnancy”,美國社會學年會:舊金山。
- 教育部,技職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執行期間:113年1月1日至113年12月31日。(常設諮詢顧問)
- 文化部,113-114年輔導及培訓縣市與公所推動審議民主工作計畫。執行期間:113年5月19日至114年12月1日。(計畫協同主持人)
- 國科會,以包容為導向之科技計畫-公民智慧培力計畫(II)。執行期間:113年1月1日至113年12月31日。(計畫主持人)
-
國科會,民主外包」與台灣審議民主發展:檢視審議計畫(不)委外辦理的影響。執行期間:112年8月1日至113年7月31日。
- 文化部,112年文化論壇專業輔導團隊藝文採購案。執行期間:112年4月15日至112年12月15日
- 國科會,以包容為導向之科技計畫-公民智慧培力計畫。執行期間:112年1月1日至113年7月31日。(計畫主持人)
- 文化部,111-112年輔導及培訓縣市與公所推動審議民主工作計畫。執行期間:111年5月12日至112年12月1日。(計畫協同主持人)
- 文化部,111年文化論壇專業輔導團隊藝文採購案。執行期間:111年4月12日至111年12月15日。
- 教育部,「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執行期間:111年3月1日至113年2月28日。(常設諮詢顧問)
- 教育部,技職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執行期間:111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常設諮詢顧問)
- 教育部,技職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執行期間:110年7月1日至111年12月31日。(常設諮詢顧問)
- 文化部,文化部110年文化論壇專業輔導團隊藝文採購案。執行期間:110年3月11日至110年12月15日。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台灣審議民主普遍化的社會學考察與分析:以2014年後的數個案例為例。執行期間:110年8月至112年7月。
- 教育部,「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執行期間:110年3月1日至111年12月31日。(常設諮詢顧問)
-
110年度運用公民參與模式模擬及評估建保財務平衡方案之可行性研究。執行期間:110年01月01日至110年12月31日。(計畫協同主持人)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監控類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政策規劃之研究。執行期間:109年09月23日至110年03月15日。(計畫協同主持人)
-
文化部,109-110年輔導及培訓縣市與公所推動審議民主工作計畫。執行期間:109年4月15日至110年12月15日。(計畫協同主持人)
-
教育部,「大學招生專業化」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執行期間:109年3月1日至110年2月28日。(計畫常設諮詢專家)
-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科技願景公共論壇與公民科技共有資源治理機制建立,執行期間:109年4月1日至110年3月31日。
-
文化部,文化部109年文化論壇專業輔導團隊勞務採購案。執行期間:109年5月29日至109年12月15日。
-
新北市就業服務處,109年度青年就業公民審議計畫委託專業服務。執行期間:109年3月至109年11月。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威權統治時期校園與社會監控之研究。執行期間:108年7月至109年3月。(計畫協同主持人)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審議中的記憶與記憶中的審議。執行期間:108年8月至110年7月。
-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科技政策與科技願景的公民討論機制的建立及實作。執行期間:108年5月至109年1月。
-
文化部,108年文化論壇專業輔導團隊。執行期間:108年3月至108年12月。
-
文化部,107年補助舉辦常態性文化論壇專業輔導團隊。執行期間:107年4月至107年12月。
-
衛福部,利用科技工具,建構全方位之民眾參與模式與平台-以全民健保財務收支連動機制為例。執行期間:107年1月至107年12月。(計畫協同主持人)。
-
桃園市政府研考會,桃園市公民參與的特性與推動機制委託研究。執行期間:107年2月至107年11月。(計畫協同主持人)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審議討論、劃界工作與邊界物:探討多種審議模式中異質行動者的合作如何可能。執行期間:106年8月至108年7月。
-
新北市就業服務處委託計畫,新北市政府辦理106年度中高齡與高齡人口就業議題之公民審議計畫委託專業服務。執行期間:106年4月至106年9月。
-
醫藥品查驗中心委託計畫,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的社會價值選擇和公民參與機制(II)。執行期間:106年2月至106年7月。(計畫協同主持人)
-
文化部,深化公民參與暨輔導公所推動公民審議進階社造工作。執行期間:105年12月至106年12月。(計畫協同主持人)
-
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霸權記憶下的記憶偏差者:"另類"集體記憶的興起(及其所面對的挑戰)。執行期間:105年8月至106年7月。
-
醫藥品查驗中心委託計畫,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的社會價值選擇和公民參與機制。執行期間:105年7月至105年11月。(計畫協同主持人)
-
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被記住的國家認同:集體記憶與台灣民眾認同的建立與轉變(1949-2014)。執行期間:104年5月至105年4月。
-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委託計畫,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方案參與式預算試辦計畫。執行期間:104年9月至105年3月。
-
文化部委託計畫,文化部推展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實驗計畫。執行期間:104年9月至105年11月。(計畫協同主持人)
- 2023 111年度台灣社會學會碩論獎指導老師
- 2022 台北大學110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
- 2022 110年度台灣社會學會碩論獎佳作獎指導老師
- 2022 111年度產學合作績優教師特優獎
- 2020 台北大學107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
- 2019 108年度科技部大專生研究創作獎指導老師
- 2019 108年度產學合作績優教師優等獎
- 2019 台北大學107-108學年度學術研究獎助
- 2018 台北大學106學年度教學優良老師
- 2018 建教合作專題研究計畫績優教師
- 2018 台北大學106學年度績優導師
- 2017 台北大學105-106學年度學術研究獎助
- 2017 台北大學教師外文論文委外潤飾補助
- 2016 台北大學104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
- 2016 台北大學104學年度績優導師
- 2015 台北大學教師外文論文委外潤飾補助(兩次)
- 2013 (春季班)美國Rutgers大學社會系優良教學獎。
- 2013 蔣經國基金會中華民國留學生博士論文獎學金。
- 2012 (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美國Rutgers大學社會系優良教學獎(Undergraduate Teaching Honor Roll)。
- 2012 美國Rutgers大學Matilda White Riley Qualifying Paper Award (最佳資格論文獎)。
- 2012 臺灣教育部留學獎學金(乙類) Studying Abroad Scholarship
- 黃鈺祺,2023,《為母則難?再探母職的社會建構與實踐》
- 施又熙,2023,《轉型正義的傾斜:失語現象的移轉與被消失的失語者》
- 張喬雅,2023,《我們之間不能說的秘密:我嫉妒你! 關係中若隱若現的嫉妒形式分析》
- 王禕祺,2023,《飲食文化與地方認同- 以臺灣料理中的北投酒家菜為例》
- 林祈宏,2022,《商圈的行人徒步區成敗因素分析:以台北市商圈為例》
- 謝翰寧,2022,《台灣社會中的動物分類:一個認知社會學取徑的觀察》
- 劉治劭,2022,《兩個馬哈迪:馬哈迪聲譽的記憶工程(2003-2018)》
- 田治豪,2022,《審議民主的助產士:主持人的互動關係、策略與技巧》
- 江逸羣,2022,《新媒體中的陽剛氣質展演:以台灣男性網紅為例》
- 潘才鉉,2020,《什麼成為「新聞」?新聞產製多元邏輯的社會學考察》
- 陳亞筠,2020,《我穿即真我—Lolita的社會認同和劃界工作》
- 高俊傑,2020,《如何沉浸在遊戲情境之中?探討紙與筆角色扮演遊戲玩家之入戲與出戲因素》
- 林駿杰,2019,《專家與常民的競爭:以臺灣機車道路風險治理為例》
- 廖志惠,2018,《煮食、記憶與家庭認同-以台灣晚近的家庭煮食行為變遷為例》
- 王傳睿,2018,《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的論述軌跡:以政黨作為組織的角度探討》 (與戴翠莪共同指導)
- 張立祥,2018,《超商店員何以萬能?便利商店勞動形成與過程探究》
- (獲得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佳作;田野工作獎)
- 李冠羣,2017,《地方記憶與在地認同-以北斗鎮為例》
- 張皓雯,2017,《都是因為多了個他/她:劈腿的社會學考察分析》
- 羅勻佑,2017,《從兄弟象到中信兄弟:台灣職業棒球球迷認同的記憶研究分析》
- 董冠怡,2016,《愛吃西餐有錯嗎?分析台灣人的愛情"預設值"現象》
- 林芳婷,2023,《女同志性別實踐:從她和她的同居家事分工說起》
- 李微萱,2023,《鬼故事中的權力複製》
- 謝美齡,2023,《青少年飲食習慣-以台北市為例》
- 黃崇劭,2023,《從免洗筷到鐵飯碗:國小代課教師的身分認同與轉變》
- 姜沛晴,2022,《旅行與認同—以單獨海外自助旅行為例》
- 林淑婉,2021,《簽署預立醫療的社會學分析: 以某區域醫院醫療行政科室人員分析為例》
- 李純津,2021,《社區營造與社區認同感:以苗栗縣三社區為例》
- 陳素珍,2020,《我吃故我在:台灣素食者飲食策略之探討》
- 林海若,2018,《失靈的保護網?是愛還是傷害? 以收出養新制變革後的社會學觀察為例》
-
2023 曾國晉,被發明的節慶傳統及其影響 「歡樂耶誕城」的發明及在地認同競逐 (112-2813-C-305-008-H)
-
2022 周佳真,女孩玩板行不行?台灣女性滑板玩家的認同與性別展演 (111-2813-C-305-016-H)
-
2021 陳厚銘,「大陳認同」世代差異的記憶分析(110-2813-C-305-008-H)
- 2020 游佩宣,民族共榮?文化剝削?-中國藏區的觀光開發與認同變遷(109-2813-C-305-028-H)
- 2019 王禕祺,傳統文化的「隔代救援」? 以花蓮馬太鞍部落為例 (108CFA1300020)
- 2018 陳奐羽,審議主持有多重要? 討論困境、主持人之對應策略與公共審議(107-2813-C-305-035-H)
- 2018 王瑜,在中/台/韓的國家認同之間擺盪?? 韓國華僑身分認同的社會學考察(107-2813-C-305-034-H)
- 2017 張喬雅,哈韓怎麼哈?仇韓怎麼仇?對韓劃界工作與社會認同之連動關係的社會學考察(06-2813-C-305 -014 -H)
- 2016 游詠馨,穿上維尼裝的玄天上帝:以下營小熊維尼彩繪村探討社造之美麗與哀愁(105-2815-C-305-00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