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隅

最新活動

首頁 > 最新公告 > 最新活動

5/8(三) 張國暉(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能源政策與發展神主牌 (1998-2018):從轉向、轉歪、到轉型?

刊登日期:2019-04-25  
友善列印

【演講筆記】


要提到能源政策,就必須提到STS(科學科技社會學),事實上,這幾年我們能源經濟的發展,與技術物越來越脫離不了關係。STS觀點下的治理,代表的是「追求永續」。而他們所用到的策略則有四個方面:a.多層次視角(Multi-level PerspectiveMLP):不能只用單一視角研究我們的經濟轉型經濟,講者提到我們還必須以技術物、社技脈絡、無縫網絡等等視角,才能多方考量,盡量做出完善的規劃。b.轉型管理(Transition managementTM):就像上文提到。STS追求的是永續發展,因此在轉型之後要怎麼進行管理也是很重要的課題。c.策略利基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SNM):利基管理就是找出現在尚未發現的需求,開發新策略或產品。d.科技創新系統(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TIS):與策略利基管理的概念差不多,一樣是在現有的策略之中,開發出新的系統。


能源轉型有三個願景:a.降低碳排放:某一「新」能源在市場上挑戰了就能源,且使用此新能源較能使資源永續發展,並降低碳排放,即可以慢慢替代舊能源。b.供應無虞:新能源的產出一定不比舊能源的充裕,所以兩者之間可以併行,待新能源的市場占比爬升至25%50%時,新能源的發展就漸趨穩定。c.負擔得起:因為新能源需要開發,在使用中也會發生許多問題,必須不斷精進,這樣也會產生許多花費,在改變之中費用會是許多人使用新能源的主要考量。雖然新能源的產出及穩定使用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與金錢,但殂長遠看來,必定能達到永續轉型的目的。


而今天的演講主題就是在探討台灣的能源政策,這並不是一個線性的發展,都是由於台灣特殊的政黨政治。現實的政治競爭讓台灣的能源政策一直在改變,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只要政黨輪替一次,政策就會跟著改變一次。而利益團體為了達到目的,與政黨的政治人物也會互相配合,提出一些討好彼此的建議或政策。政黨、利益團體之間不停的競爭、結盟,也常常讓台灣的經濟措施因為政黨輪替而停擺,讓人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因此,講者整理了電力相關的研究資料,並且以四次的全國能源會議(1998200520092014)、四個能源相關政策綱領為主,佐以相關決策及法案。整理從1990年代到現今的能源政策。台灣主要在1990年代產生濘源政策轉向的聲音,並且在1968年制定了「台灣地區能源發展原則」,在1973年也出現了「台灣地區能源政策」,顯示台灣政府有注意到能源方面的問題。


但在2000年後卻迎來了台灣能源政策「轉歪」的時代,在2000年到2016年來,經歷了兩次政黨輪替,藍綠對於能源的觀點非常相左。2000年至2008年是民進黨執政時期,他們堅決反核;緊接而來的是由國民黨政府主宰的經濟發展時期,他們以拚經濟為目標,認為可以適時適量發展核電。扁政府鼓勵再生、反對核能,任內的全國能源會議也對再生友善及對核能保守。相對的,馬政府提倡核能、保守再生,任內的全過能源會議也對核能從保守到促進,並對再生更為保守。


講者認為,現在的能源政策應該是處在「轉型」的部分,但這部分卻還在發初期。台灣的政治惡鬥依舊,若那些政治人物依然將能源政策當作拉攏選票的一個手段,那麼台灣的資源、能源就會持續衰敗。我們終將逃不過依賴他國資源供給的命運。



能源政策與發展神主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