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隅

最新活動

首頁 > 最新公告 > 最新活動

4/17(三) 游美惠(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愛情社會學與情感教育

刊登日期:2019-04-10  
友善列印

【演講筆記


說到《性別平等教育法(簡稱:「性平法」)》一般人都會想到性騷擾等等糾紛,但其實此法條包含了許多積極面的意義,其初衷就是希望「能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近十年來,台灣關於親密關係與情感教育的研究可以歸納出三大類:一、關於兩性交往或異性交往之經驗或態度等方面研究;二、關於各式親密或情感關係測量與量表的發展,像是約會衝突因應策略量表、分手調適評量或是關係滿意度調查、關係品質的研究;三、關於課程設計、教學介入與教學行動研究。游美惠教授的研究採取論述分析,因為論述分析強調著重知識、權力與權力結構之間的關係與剖析,利用論述分析檢視台灣目前的情感教育狀況。

游美惠教授以社會學想像解讀愛情社會學,並撥放幾則廣告,告訴大家社會藉由廣告建構了一般人對浪漫愛的想像。「永遠、唯一、注定」這些都是戀愛中的男女容易在給承諾的時候說出口的詞彙,但這些虛假的意識其實也都是社會建構而成,也是某些商人為了利益所創建出來的概念。浪漫愛也衍生的幾種社會現象,若是單一相信浪漫愛所建構出的「唯一」、「白馬王子」等等,也有可能會產生恐怖情人,倘若能放下這些對於愛情的想像,才能在一段感情之中「放得下」,在戀愛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

社會一直以來都羞於說愛,導致現今愛情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卻僅有一些心靈雞湯教導大家在感情之中要怎麼面對愛,但是在實際過程之中卻還是鮮少會以上下傳授感情知識的情況。在過去教育改革的經驗社會網絡的構連發揮了關鍵性力量,讓婦運團體與教改行動者有些覺醒,並且以倡議性別教育議題進一步促成性別教育政策的開端。時至今日,性平課程卻接受到了排山倒海的批評,一部分是台灣宗教團體偏保守,他們認為在中小學推行性別教育太早,不適合談情說愛。所以若是我們要推行性別教育,社會上一定還是會有反彈,要怎麼與反對者對話是我們要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愛情社會學與情感教育宣傳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