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性質:發表會
活動日期:2022.4.20
撰稿人:陳俐臻
---------------------------------------------------------------------------------------
社會實踐獎設立的目的於鼓勵系上學生多出去、多學習、多看看,在教科書以外實際走入田野觀察,抑或是量化分析,每個學期皆會舉辦一次實踐獎發表會,本學期的實踐獎同學參與十分活躍,有同學將研究法課堂的主題持續鑽研深入、有同學透過自身對於滑板運動的熱愛去研究三峽地區的滑板場爭取歷史、有同學在參與新住民課程的過程中觀察並反思新住民文化推廣的現況,以上這些多元的主題皆為同學從生活經驗發想所撰寫成的社會學觀察紀錄。
第一組報告為社學四的周佳真同學,報告主題為「給我們一個玩板的空間! 三峽在地滑板族爭取運動場地之過程」。周佳真同學是一位滑板運動熱愛者,有參與學校的滑板社,也有與三峽當地的滑板族群認識,進而發現三峽也有一個滑板場——鳶山滑板場,滑板在目前的社會中相對於籃球、棒球等主流運動屬於非主流運動,也因此鳶山滑板場的成立十分不易。周佳真同學於報告中使用半結構式訪談的研究方法,訪談當初爭取滑板場的主要負責人,並回顧三峽地區滑板運動發展的歷史、場域及流變,並觀察滑板族緊密的社群關係。
梁展章教授講評說道,佳真同學的報告從生活經驗出發,並從中思考一些社群、社會的議題,展章老師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也時常會去思考社會究竟是如何去定義?如同學報告中有提到社區居民覺得滑板運動是一種「噪音」,但究竟是誰去定義「噪音」,一個社會之中通常會由話語權較大的一方去定義,但若無法容納其他人的聲音或者是需求的話,那這樣的社會是沒有包容的。
第二組報告為社學三的陳昱珊、郭宇聖、呂亭玫、林立威同學,報告主題為「疫情對幼兒照顧與學習模式的影響—以三鶯地區為例」。同學們將社會研究方法的報告主題持續深入進行後續研究,並比較不同疫情狀況下,家長可能面臨到的幼兒照顧問題,第一次研究的時間為2020年下半年,而第二次研究則是2021年下半年,欲了解經過三級警戒過後台灣的家庭幼兒照護實作現況為何,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對於遠距教學的懷疑於三級警戒實現、家務分工性別不平等的現象於三級警戒加劇,造成「第二輪班」,也發現了因防護措施提升因而減少了季節性傳染病於幼兒園的感染率。
戴翠莪教授分享他覺得這個研究十分的有趣,若同學未來持續的長期研究,或許也能發現更多不同的觀察,但是在研究方法可以多加描述,並新增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如:年齡、家長工作狀況、小孩數量等也可以附在報告之中,讓大家更清楚了解受訪者的特質。
第三組報告為社學四的柯汎靜同學,報告主題為「香草之化—新住民社造計畫觀察心得分享」。柯汎靜同學協助參與新住民社區營造課程《香草之化》,深入了解新住民在台灣的文化,且如何透過社區參與的方式破除大眾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在參與的過程中柯汎靜同學也發現透過參與這些課程,年長者能持續的在社會上活動,而不被社會排除在外。此外,身為「新二代」柯汎靜同學也分享現今社會所塑造的新二代形象與自身經驗十分不同,希望大家能不要用對族群的刻板印象去與身旁的人相處。
馬國勳教授講評說道,汎靜同學的研究十分有趣,也給學弟妹示範一個「社會學報告」也是可以很輕鬆的,但是也鼓勵同學在寫報告的時候可以多去思考寫出來與非社會學系的學生寫的有哪裡不一樣。
聽完以上三組同學的報告,是不是覺得社會學其實也可以很生活化呢?沒錯,社會學會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若同學未來有想要研究的題目,也可以申請來社會實踐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