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隅

職涯資訊專區

首頁 > 最新公告 > 職涯資訊專區

李育誠(中國生產力中心經理)我們與社會學的距離

刊登日期:2019-10-01  
友善列印

活動性質:系友演講

專訪日期:2019.10.19

主角:李育誠(中國生產力中心經理)

關係:本校學士班系友(2004年畢業;92級)

撰稿人:陳琪芳

--------------------------------------------------------------------------------------------


學士班93級畢業的李育誠經理,目前任職於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是一個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的機構;社會學畢業後,李經理選擇了同樣是社會科學但領域不同的傳播管理所就讀,並在畢業後進入民視擔任企劃。從社會學、傳播管理到顧問業,領域的跳轉雖然使其職涯經歷了不少的矛盾與衝突,但在職場上,社會學的思考訓練仍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及效用。

談到大學生活,李經理熱衷系上活動,也曾參加熱舞社、調酒社等社團,因社會系課程安排具高度彈性,亦廣泛接觸了多元面向課程,包含心理學、宗教社會學、企業管理、消費心理學……等,儘管自嘲在學業表現並不專精,但大學生活也為其生涯探索上帶來助益。在準備傳播研究所的過程中,李經理慢慢發現到不同學門詮釋事物的角度不但不盡相同,譬如說以前認知媒體是監督公部門「第四權」,但在傳管所的訓練中,更強調新自由主義下媒體的經濟與商業功能,對比過往強調批判與反思的社會學訓練,初期讓他產生了不小的矛盾感。


傳播業經驗

有趣的是,李經理至今的每份工作不單單只有商業層面,更與政府單位有不少互動。在民視期間負責政府政策的整合行銷宣傳,協助公部門進行「媒體集中採購」,運用政府預算進行媒體企劃、節目置入等,讓大眾認識政府政策;此外,諸如廣告拍攝、影音產品、記者會策劃執行……全都參與過,例如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的推廣,這項現今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政策,在當時是很新穎的東西,有了過往的曝光才有現在的普及。

李經理談到媒體通常「報憂不報喜」,民眾常常都不知道應該知道的資訊,而這份任務最有價值、最能獲取成就感之處,就在於能將政策真正傳遞到民眾心中,思考怎麼把生硬的政策生動地讓大家了解,從商業體制內落實社會關懷。在民視的這段期間,李經理接洽的單位包括政府及NGO,也曾協助某基金會的勸募計畫宣傳,前往庇護工廠拍攝廣告,為了鼓勵受庇護人員面對鏡頭,進行許多心理建設,當下令他非常感動,感受到人性關懷在各行各業中之必要性。


管顧業經驗

李育誠經理現今任職的生產力中心,創立迄今已一甲子,是台灣最早也最大的管理顧問機構,在經濟起飛時扮演引導企業的角色,引入管理思維與工具,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工業局。顧問業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透過訓練與輔導協助企業解決生產力的問題,李經理目前同時也擔任主管職位,時時面對業務與管理的問題。

因緣際會下李經理的團隊承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專案計畫,投入銀髮產業與高齡人力運用的議題,協助長輩退休後仍有發光的舞台!臺灣已在2017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高齡議題刻不容緩;李經理提到,很多關於長者的討論都從醫療與照護的角度切入,然而,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我們更應重視長輩們的心靈需求與社會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最重要的功能就在於延緩長者從健康、亞健康一直到生病臥床的時刻;從顧問業的角度則期望可借重企業輔導的工具,協助據點建立永續經營模式,亦可降低對於政府補助的依賴與經營壓力,同時兼顧促進長輩融入社區體系,活躍老化,在地安老。


給學弟妹們的話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全球知名的管顧業龍頭麥肯錫顧問公司也開始經營實體商店販賣內衣,再看看傳播產業,則從傳統的媒體運用到今日人人都是媒體的自媒體世代,產業間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一切皆有可能,社會趨勢與產業走向的快速變化,有時甚至連政府政策都無法事先擬定,有時甚至只能在事務發展已漸趨成熟後才能制訂法規,社會學與許多領域、產業都有間接的關聯,社會學的訓練也讓我們得以更早、並洞察更多問題背後的問題與其社會意義。

李經理也提到,社會系4年就是思考的訓練,例如大一時唸的讀物《見樹又見林》,即便早已忘記內容細節,但仍對所強調的社會學意涵保有深刻印象;社會學的訓練給了我們非常彈性的摸索空間,因此相當鼓勵大家趁著新鮮人階段,可運用管理學上的「商業模式」,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營運模式。

從社會學的觀察與反思、傳播橫跨道德與商業利益的雙面刃、到奉行資本主義運作的管理顧問業,李經理在總結自己的職涯發展歷程時,用一個觀點去整合這3者:這些學問的本質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更好,而奠基在科學思考及人性關懷的社會學訓練,則時時提醒著他,身處社會規範中依然要保有觀察思辯與批判的能力,莫忘對人關懷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