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整體規劃
社會的分工,本是為了較有效率的達成各項具體目標;學術領域的分工亦然,針對各種社會現象(例如經濟發展、人口變遷、人們的態度形成與行為反應),我們希望能夠更有效率地累積對社會世界的瞭解。然而,分工之後,若缺乏適當的整合,就像一家各部門各行其是的公司,或是一個沒有指揮的交響樂團,各部門各唱高調,卻彼此衝突,互不相容。知識的分工亦然,一旦缺乏適當的對話、交流活動與整合工作,各領域的知識所帶來的只是誤會與衝突。
換句話說,整個社會、整個世界變遷如此迅速,專業化分工越發展越是細密專精,究竟高等教育人才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足以面對未來二、三十年的快速變遷與生存挑戰?在知識也高度分工的教育之下,只具備單一技能、單一思考角度的人,將來或許能夠輕易填入專業分工體系裡的一個位置,然而,卻不見得具有隨時調整方向的彈性與長期提升層次的潛力。理想的高等教育,不應拘泥於單一科系的僵固界線。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對學生強調、要求的是,對不同領域的基本理解,對不同觀點的開放胸襟,以及跨科系、跨領域的整合能力。
本系六大領域為:性別、家庭、統計與研究方法、經濟與政治、文化、組織與網絡,重點發展方向為性別與家庭。在台灣高等教育制度未能調整學生修習科系的彈性之前,社會學系的課程安排,基本上仍希望能夠貼近上述理想,並依照以下原則來規劃:
(1) 著重多元的知識觀點:必修或必選課程中,尚包括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緒論,希望提供學生寬廣厚實的社會科學基礎。
(2) 兼重宏觀視野與微觀角度:社會思想史、社會學理論等必修課程,以及各選修課程中,傳統結構取向的相關理論,提供了學生歷史發展、社會變遷的宏觀視野;社會心理學,以及各領域選修課程中所經常包含的其他學科觀點(例如經常與社會學有著對立觀點的經濟學),則提供了如何理解與解釋個人行為的微觀角度思考。
(3) 抽象思考與實用技能並重:透過必修與選修課程,瞭解各次領域的知識累積過程以及最新理論發展,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考、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統計、統計實習課、研究法等必修課程,則提供學生實務操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