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時間:2019年9月-2020年1月 (108學年度上學期)
交換學校:西班牙拉斯帕爾馬斯大學
一、交換動機
一直覺得台灣的學習氛圍缺少積極和自由,很難在與同學彼此想法的碰撞過程中得到啟發性的思考。因此一直很好奇歐洲高等教育的形式為何,總聽說歐洲社會自由開放,學生更能摸索出自己喜歡的事物,並且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許能藉交換生的機會,認識對於學習和生活的不同態度。
鮮少機會出國的我,想去看看世界的多元可能性,在陌生的地方以陌生人的姿態生活,地方與人兩者互為客體,舒適圈外的語言、文化、歷史、思維所可能帶來的衝撞和啟發,也是我決定往外走的初衷。想遇見不在預期裡的事物,想認識自我的微小與強大,想跟更多生命產生連結和共鳴,想知道自己能走得多遠、去到哪裡,自己所認定的極限是否有被突破的可能,如果能成功把框架往外推,那就可以繼續向外延伸,即使不知道哪裡會是終點。
二、行前準備
當初在得知錄取西班牙的學校後,利用出發前的暑假報名了補習班的西文密集班。因為字母發音固定且部分單字和英文相似,一開始要上手西文其實並不難。但進入到文法時態和動詞的變換時,的確需要下一點功夫。我的科系(modern language) 相對來說有不少英文授課的課程可以上,因為都選擇英文授課的課程,所以我後來缺乏精進西文的動力,但還是有掌握基本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語句。
我想就如大部分的歐洲國家,西班牙不同地區的英文程度也不相同,而英文程度則是和觀光客的多寡成正比的。拉斯帕爾馬斯大學位在西班牙的加納利群島的首府之一,因為擁有四季如春的天氣和美麗的海灘,觀光成為這裡重要的產業,但相較於觀光大城馬德里、巴塞隆納等等,觀光客還是不算多。島上的人大多英語不流利,頂多能用英文單字和其溝通,但如果能掌握基本的西文會話溝通會比較無礙。
辦理西班牙簽證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聽說較為效率和便宜,但即使如此,等個半小時一小時的情況還是基本。簽證經過三到四周的時間會下來,這段時間護照要交給辦事處,所以最好不要安排出國行程。我的行前準備其實算很佛系,沒有特別緊張的去想一些萬一,就依照學校要求和辦理簽證的要求備妥文件,在加保個旅遊平安險,其實就足夠了。
三、當地生活
加那利群島的景觀和歐洲大陸的城市非常不一樣,後者多為外表精緻典雅的華廈,島上的房子則是三到五層樓的彩色平房,是非常具有熱帶風情的地方,學校位在群島之一的大加那利島,面積是台灣的五分一,島上有山,海灘更是易達,許多歐陸國家沒有海邊或海邊很難到達(這對四面還海的台灣島民來說很難想像),所以島上有許多歐陸觀光客。第一次去在海邊發現很多女生會上空,第一次看到時很驚訝也很害羞,畢竟是台灣不可能出現的景象。
學校雖然有提供宿舍,但因為有包餐,所以價格非常貴,是一般自行租屋的兩到三倍。學校網站上有提供數個短期租屋網站,我也是透過這些網站,並在出發前兩三個禮拜找到了在學校附近的房子,房子跟照片和敘述不太有落差,一個月300歐元包含水電算是中等房價。如果不放心在網路上找房子的話,也可以在開學前兩三周到當地住旅館,利用這段空檔找房子。歐洲所謂的一樓相當於台灣的二樓,且島上一般房子都屬於沒有電梯的三到五層的公寓,所以找房子時也要特別注意。
島上沒有地鐵,大眾運輸以公車為主。公車分為兩家公司營運,一個是負責市區路線的黃色巴士guaguabus,另一個是負責全島運輸的綠色巴士global,機場和市區的來回也是搭綠色,其他市區內和obelisco與tafira校區間的往返則是黃色。車票都可以在上車時跟司機購買,但價錢會稍貴。用儲值卡會比較划算,但兩種巴士的卡不同,不能混用。憑拉斯帕爾馬斯大學國際處給的在學證明可以辦guaguabus的學生卡,印象中是幾十塊一個月可以搭50還70次,但我就住離學校走路五分鐘就到的地方,搭市區公車的需求也不多,所以我只辦了一般的儲值卡,搭多少再儲值多少對我來說反而更划算。Global bus更少搭到,所以我都直接上車購票,沒有辦卡。
四、校園生活
我就讀的科系是位於靠近市中心的obelisco校區,基本上和語言及歷史相關的系會在這個校區,其他大部分的科系都是在離市區稍遠的山上的tafira校區,像一般學生還是會選擇住在市中心的話,搭公車過去大約要20-30分鐘。obelisco校區有兩三棟校舍,校園不大,資源也不多,學餐或咖啡店也都沒有,教室和北大相比之下也比較老舊,因此平時除了上課之外,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校園裡。Tafira校區因為占地較廣,也是多數科系的所在地,因此資源較多。
當我知道西班牙大學的課程安排不像台灣在很大程度上學生可以依自己偏好選擇課程,反而是像台灣的國民教育,一個班的學生會一起修所有大一到大四的課程時,才知道我以為普天下大學生都享有的「自由」,原來並非理應如此。我所在的Las Palmas大學是加那利群島的主要大學之一,因此也會有來自其他島嶼的學生,當然國際生也非常多。分數評量上,依然以傳統期末考試的方式作為主要評量標準,其餘大概只有10%是出席分數。
課程裡十分重視討論和合作,有的老師幾乎每堂課都會要求課堂分組討論或完成課堂作業。相較於台灣,西班牙學生不太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因為如此整體來說這裡的學生也較專注於課堂上,筆記做得很勤勞。但有一點和台灣相似,在課堂中願意表達自己想法的學生總是固定是某幾個學生,大部分的同學依然是沉默的,不太會積極發言,和我原本以為的每個學生都勇於發表看法的情況不太一樣。
我選修了三門課,英國文化歷史、英語文學導論與大眾文化研究,分別是大一、大二和大四的課程。再一次出乎意料的,這些課程不論在內容上或深度上都僅像台灣的通識課程,而不是專業「知識」。課程內容上的多元性是另一項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例如在英語文學課上,指定閱讀除了歐美經典小說,也包括使用英語寫作的非洲作家、墨西哥裔的美籍詩人,或其他涵蓋種族或性別議題的文本。「英語」在課堂上不是代表歐美社會文化背後的單一視角,而是做為媒介、語言工具,讓創作者和讀者能在同個水平上表達與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觀點。
另一件令我訝異的事情是,每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種族和性別的不平等,都用一種「的確如此」的篤定態度在說,而且彷彿不必對內涵多做闡述,同學也本來就理解這些不平等就是這麼存在著。我不是讀社科院更不是社學系,所以我相信這些概念在學生腦中深植的現象並不是來自同溫層的共同價值觀,而是大學以前的國民教育。
有次一到學校發現校門口擠滿了人,舉著各種抗議標語,才知道原來那天學生發動罷課,抗議師資不足、設備缺乏及想出國的交換生無法獲得任何金錢補助,原本滿座的教室空盪盪,包括狀況外的我只剩下三四個人,其他學生都響應罷課,老師也貼心的沒有上正課。整個校區都屬於外文學院,不是「激進的」社科院,發動罷課就能獲得這麼大的迴響,相較於在台灣、在北大,只要有人為公共議題發聲就被酸為「社科院覺青」、「社會亂源」,我簡直無法想像北大各個系所的人共同為自己的教育權益站出來的景象,更不用說其它層次更高的社會議題。但在這裡,這樣的事卻真實發生了,震撼的感受非常巨大。
假如今天只是發動「抗議」,我應該不會那麼震撼,即使是少數人也能抗議,就像台灣總是還會有少數人發聲。但罷課的層次完全不同,如果一個班只有五個人罷課,實際效果與翹課別無二致,不論罷課或罷工都需要獲得多數人對於理念的認同才有意義,行動的團結才有可能產生具體影響力,而「積極拒絕」做原本應該要做的事不僅需要勇氣,也充滿各種機會成本的考量,所以更加佩服西班牙年輕人對於捍衛自己權益的認知及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