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隅

上一頁 社會學系系友聯絡資訊/捐款資訊

  • 系友會 Facebook

  • 信箱:電子信箱
  • 電話:02-26733936
  • 傳真:02-26739778
  • 一般捐款帳戶:
    郵局(700)
    0311360-0052202
    戶名: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何介舜

    玉山(808)
    1045-940-029692
    戶名: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何介舜

    捐贈發票愛心碼:4321



  • 認捐書下載:前往認捐書下載

關於系友會

首頁 > 系友會 > 關於系友會>70周年紀念專文

自力、承先啟後再更迭: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七十週年紀念專文

刊登日期:2021-12-20  
友善列印

文字整理:林駿杰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一、前言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以下簡稱北大社會系)最早自1951年成立,至今已經有七十年的歷史,是全臺灣最早成立的社會學系。回顧歷史,1949年,戰亂以降,國民黨從中國大規模撤軍抵臺,成立「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設置「社會行政科」,這是北大社會系作為大學建制最初的起點。受立校背景影響,早期北大社會系以「公務員搖籃」為最主要的系所認同。到1980年代後,系上「以美為師」,發展出現代化的師資聘用與課程規劃,建立經典的「質量並重」研究及教學典範。2007年後,系所搬遷至三峽校區,師資不僅在組成上更加多元與包容,教學上也朝向「社會學知識的應用化」發展。

在七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不同世代的教授在教育目標和方法上具備明顯的差異,但北大社會系仍建立出一套穩定且多元的專業師資組成,同時在學術及教學領域上的表現日漸活躍與亮眼。考量篇幅有限,本文無法回顧系上所有的建制細節,但期望透過階段性的整理及比較,串聯起北大社會系不同世代的師生對於系上的各種回憶,並讓外界更加了解北大社會系——這所臺灣最早成立的社會學系——的系所特色、歷史沿革與發展近況。為梳理系上長期的建制重點與趨勢發展,本文將北大社會系分成三個不同的時期,分別是「戰亂以降:公務員搖籃的傳統(1951年-1984年)」、「以美為師:系所的現代化建制(1984年-2007年)」,以及「搬遷三峽:社會學的實踐與應用(2007年至今)」。


二、戰亂以降:公務員搖籃的傳統(1951-1984年)

追溯歷史,最早是戰爭促成北大社會系的成立。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失利,在撤退軍民中,有不少是來自中國各大學的教授與學生。他們選擇跟隨國民黨撤退來臺,但抵臺後卻面臨失學與失業等問題。為安頓師生,國民黨政府成立「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也是國立臺北大學的前身,以培養臺灣地方公務人員為當時立校的最主要的教育目標。1951年,校方應內政部請託增設社會行政科,首任系主任由張鏡予教授擔任;1955年改制為省立法商學院社會學系,分設社會理論組(現社會學系)與社會工作組(現社會工作學系);1961年又改名為臺灣省立中興大學社會學系,這便是北大社會系最初建制的起點。

系所成立初期,社會學的教育在臺灣社會中才剛起步。早期系上自詡能以科學性及系統性等方法,培育學生成為社會研究與社會實務人才,並將社會理論組(後改名為社會學組)的學生分作「研究取向」,而社工組的學生則是「實務取向」。除共同科目外,社會學組的學生在高年級須修社會思想史與現代社會學理論等課程,社會工作組的學生則修習社會工作概論與社會工作實習等課程。1957年,李鴻英老師接替系主任位置,系上開始積極與省政府社會處、臺北市政府等政府單位合作,召集師生到臺灣各市鎮進行勞工生活狀況、貧戶人口與各式社區發展調查。系上積極與公部門合作,一方面是培育系上學生的實務技術,另一方面也欲證明社會學知識,對當時正在迅速現代化發展的臺灣社會來說,能發揮有效且正面的知識價值。

不過當時立校倉促,整所學院位在臺北市合江街一帶,佔地僅約三公頃左右。此外,系上專任師資人數也較為不足,無法開設足量的社會學領域課程。於是1972年,王維林老師接任系主任位置時,為增廣系上開設的課程領域範圍,除邀請國內許多社會學學者至系上擔任兼任教授,也特別聘請Shaffer、Goltermann與Boundury等六位國外學者到系上擔任客座教授,此舉為當時系上帶來嶄新的研究方向與風氣。事實上,早期系上有些課程仍沿用過去中國中央大學的講義,內容與西方社會學的發展有明顯的落差,但在系上與系外積極交流的過程中,系所的課程體制與內容也逐漸跟上西方社會學發展。1970年代後,系上已經開設許多基礎的社會學領域課程,包括都市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家庭社會學、人口學、現代化、社區研究等等。另外,系上1961年發行《社會研究》期刊,該期刊主要收錄系上老師與學生之研究與評論文章,至1989年共發行27刊。



圖1 早期系上發行之《社會研究》期刊


在這個階段中,受到校風影響,系上學生在學習上主要仍以準備國家考試為目標。系上有超過一半比例的學生,畢業後進入到公務體系工作,包括中央及地方行政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與學校教育單位等部門。這也讓北大社會系在當時成為著名的「公務員搖籃」,培育眾多優秀學子帶著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知識及技術,進入公部門為臺灣社會貢獻所學。此外,系上也培養出許多以學術為志業的學生,畢業後繼續向上進修。他們完成博、碩士學位後,先後進入國內外各個大學及學術單位就職,包括後續返回系上任教的徐宗國、蔡明璋、郭文般、沈幼蓀和王雅各老師,都是此階段從北大社會系畢業的系友。

總的來說,戰亂後成立的北大社會系,儘管資源並不健全,但從最初的成立,到後續師資與課程的擴展,系上自力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實然創業維艱。北大社會系最初成立的主要動機之一,便是要培育國內社會福利行政公務與研究人才,這也影響到系所早期不論是教學方法、系所活動,還是學生畢業的出路上,都實踐出圍繞著公務員核心的典範與傳統。早期系上許多老師的奔走及努力,也為系上約於1984年展開迅速的系所體制變革前,先打下了一個穩固的基礎。


三、以美為師:系所的現代化歷程(1984-2007年)

自1981年起,系上正式將社會學組與社會工作組分開招生。在後續師資的選用上,也將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兩個截然不同的項目分開招聘。這象徵的是系上不論是師資陣容、課程分配,都開始朝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1984年以後,北大社會系陸續迎來了一批從美國社會學博士班畢業返臺任教的學者,包括徐宗國、侯崇文、張清富、蔡明璋、張晉芬、王雅各、郭文般、沈幼蓀、楊榮宗與黃樹仁等老師。這些教授是北大社會系承先啟後的重要一代,為系上帶入美國社會學界的最新發展與教學體制,不僅刺激系上展開迅速的體制變革,北大社會系在課程架構與師資聘用上也發展出「質量並重」的教學典範。

這批從美國回來的學者,帶來包括犯罪學、工作社會學、性別社會學、紮根理論、發展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階層與宗教社會學等多元的次領域專業知識與課程。徐宗國老師的專長領域為女性研究與工作社會學,同時也是臺灣學界最早提出、引入與實踐紮根理論的質化研究學者。侯崇文老師則是國內著名的犯罪社會學學者, 2004年出任臺北大學校長一職,對系上建制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與貢獻。張清富老師的專業領域則是都市社會學、貧窮社會學與組織社會學等領域,長期關注臺灣都市內部的貧窮問題及現象。蔡明璋老師的專業領域則是發展社會學與政治社會學,2014年轉任至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致力於生活品質與社會指標等社會調查研究學術工作。

張晉芬老師的專業領域是勞動社會學與性別社會學,後來至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王雅各老師非常早期就在臺灣社會學界中開創與拓展同性戀研究及男性研究等,是國內極為著名與具有影響力的性別社會學學者。郭文般老師的專業領域是宗教社會學與社會網絡,不僅是少數在臺灣本土社會學界中投入社會網絡的社會學者,另外對臺灣基督宗教發展的分析也備受肯定。沈幼蓀老師的專業是階級流動與政治社會學等,長年在系上開設包括社會階層、階級分析等社會學經典命題。楊榮宗老師則為北大社會系引入後現代社會學的知識體系,尤其在文化領域上,開設身體社會學、動物社會學與幽默社會學等獨特與新興的後現代理論課程。黃樹仁老師的專業領域是社會學古典理論,另外著作則橫跨歷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與臺灣土地改革議題等等。

除了學術領域的擴展外,北大社會系也在這個階段,建立出「質量並重」的教學典範,並且一路影響至今。北大社會系的畢業生具備相對扎實的量化訓練,一直以來都是北大社會系對外的活招牌之一。這是因為在美國社會學系的訓練,普遍將質化與量化專業都看作同等重要的研究能力,而在1984年以後,這群自美國返臺的學者們在進入北大社會系任教後,也把美國的學術傳統同樣搬入系上。因此,北大社會系長年來在專任師資的聘用上,質化與量化專業的教師人數都約各佔一半,而這樣的師資比例讓系上的課程能在質、量兩個方向上齊步發展。在質化研究方法的訓練中,系上依不同學制分別開設:質的研究法、質化研究、社會科學質化研究等;系上在大學部也開設許多量化方法課程,包括多變量分析、社會學資料處理,以及民意與市場調查技術等。

與早期相比,北大社會系的教師開始花費更多心力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積極於學術期刊與研討會中發表論文,教學上也更強調學術體例與研究方法的訓練。90年代後,系上老師們開始籌備碩士班的設立。1999年時,北大社會系成立碩士班;隔年,社會學系與社會工作學系也正式分系設立。2001年,北大社會系成立碩士在職專班。於21世紀後,系上再迎來蘇國賢、林桂綉、陳明祺、陳韻如與陳婉琪五位老師。蘇國賢老師在系上任教期間,負責社會組織與社會階層等課程,後來轉到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任教;而陳明祺老師的專業則為中國研究與發展社會學等,後來轉往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擔任教職。林桂綉、陳韻如與陳婉琪三位老師,除傳承系上既有家庭社會學、工作社會學、偏差研究與性別研究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外,也帶來嶄新的研究次領域,包括青少年研究、教育社會學、拉丁美洲研究與社會運動研究等等社會學領域,並於系上一路任教至今。

總的來說,系上中生代學者的加入為北大社會系帶來新的學術刺激,在課程與研究的領域上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而在這個階段中,新世代的教授除延續系上既有課程以外,也透過個人努力為系上開創嶄新的社會學知識領域。儘管北大社會系過去並沒有刻意發展單一、特定領域作為系所特色,但系上包括徐宗國老師、王雅各老師,以及陳韻如等老師,因為都在性別研究領域具備高度專業,因此「性別領域」在當時便成為系上對外顯著的特色之一。而這個階段的發展對北大社會系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系上不僅在各個社會學次領域中多元綻放,也建立出更為穩定與專業化的分工模式。同時在世代的交棒下,新一代的教授也為系所整體豎立出更加學術導向的發展與教學方法。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在世代交替的過程中,北大社會系教職員之間發展出融洽的同事情誼,這份情誼讓系上成員願意對系所的改制與變革,投入更多心力與認同。系上教職員經常聚餐、聯繫感情,新進教師也能對系所的制度和課程提出自己的看法。早期有外校老師到系上時,往往會對北大社會系的組織文化感到印象深刻。而這樣和諧的辦公室關係不僅延續至今,也向下影響到現在系上師生間的相處沒有明顯的輩份關係,這便成為了北大社會系的一個另類特色。



圖(2):現位於臺北民生校區的系辦公室


四、搬遷三峽:社會學的實踐與應用(2007年至今)

2007年,北大社會系搬遷至三峽校區的社會科學院後,首先開始花費心力雕琢系上的學習環境與制度。系所搬遷的第一年,系主任黃樹仁老師為了營造社會系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特別在系上建置公共閱覽室,並添購圖書資源。此外,為了建立師生一體的認同感,系上建立更多傳統與儀式,定期舉辦迎新餐會與送舊餐會等。不只是學生,連老師都能感受到系上的氣氛比起過去更加的熱絡。另外,黃樹仁老師於2010年發起社會實踐獎(現改名為黃樹仁紀念社會實踐獎),該獎項不限於學術研究,而是鼓勵學生提出計畫後,在寒暑假期間走出校園,旨在擴大與豐富學生的人生視野,這項獎至今也成為北大社會系重要的傳統之一。

在這個階段中,為了讓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兼顧實踐,系上的課程也進行許多大膽的改變。系所搬遷到三峽以後,系上的量化研究方法便改以整個三峽區和鶯歌區居民為對象,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修課學生必須親自走出校園,按門鈴拜訪陌生民眾填寫問卷。在質化方法課程中,系上則要求學生以在地組織或文化現象等方向為研究主題,實際進入該社會組織進行田野觀察與分析。過去系上學生就曾親自拜訪三峽與鶯歌在地的廟宇乩童、反徵收自救會、違章工廠等地方組織。2009年迄今,研究法課程已連續實施12年,自2015年起,系上更擴大舉辦三鶯地區社會調查成果發表會,除了讓系上學生練習發表能力,也讓學生的學習成果更加融入於地方社會。

北大社會系於2016年時,再度修改系所規章,於大學部的選修課程中增設「社會實習」學分,系上會媒合公司企業或NGO組織團體,學生也可向系上自主申請特定組織的實習學分認證。社會實習課程的用意除了促進社會學知識的學用合一,也加深學生對社會職場的認識。總的來說,不論是三鶯研究調查、社會實踐獎還是社會實習學分制度,都顯示著在2007年後,北大社會系的課程朝向實踐化與應用化等發展趨勢改變。同時,這也反映出除了公部門與學界兩項畢業出路外,北大社會系的教師們也不斷反思如何讓準備往其他就業路徑發展的畢業生,能夠具體帶走更多社會學知識和技能。



圖(3):現位於三峽校區社科院的系閱覽室


此外,系上也同樣注重學生在學術上的表現。2012年起,系上在大學部開設「研究設計」課程,指導高年級學生獨立撰寫學術研究計畫,同時鼓勵學生進一步申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獎助。2011年至今,系上學生已成功申請26項科技部獎助計畫補助。2019年,北大社會系與日本立命館大學、韓國中央大學簽署交流合約,設立國際課程並每年固定舉辦學術交流會議,加強系上研究生的研究發表與外文能力。同年,系所也與校內其他科系合作,開設「性別與人權學分學程」、「調查方法與資料分析學分學程」。上述這些增設的課程與制度,讓北大社會系的學生擁有日漸健全的資源,去爭取校內外的學業表現。

而在師資部分,2009年後,系上資深的老師們先後退休,北大社會系也在接下來十年的時間內迎來新一批年輕世代的老師,包括張恒豪、陳易甫、葉欣怡、戴翠莪、陳宇翔、田畠真弓(Tabata Mayumi)、馬國勳、張毓芬、梁展章與韋岱思(Thijs Velema)等十位老師,先後進入系上擔任教職。在聘用新老師的選擇上,系上最主要的考量便是希望能夠找到適合接替退休老師過去負責開課領域的學者,因此北大社會系在性別研究、人口學、組織社會學與家庭社會等領域課程上,都出現象徵跨世代的傳承和交棒。

此外,新進教師們也將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帶入系上的課程體制中。張恒豪老師的專業領域包括障礙研究、社會運動與健康社會學等;陳易甫老師關注青少年研究、基因社會研究與生命歷程研究;葉欣怡老師的專業領域則是集體記憶、國家認同與認知社會學;戴翠莪老師則擅長人口學、家庭社會學與性別社會學;陳宇翔老師的專業領域包括組織社會學、經濟社會學與金融社會研究;田畠真弓老師專精於組織社會學、產業社會研究等,目前離職後已轉任至日本專修大學任教;馬國勳老師的專業領域則是社會階層與教育社會學等;張毓芬老師的領域專精於比較歷史社會學與東南亞研究等;梁展章老師則專攻性別研究,包括男性氣質、父職身分與移民研究。最後,今年正式加入系上的韋岱思老師的專業領域則是組織社會學、新制度論與社會網絡分析。

近十年來,北大社會系的教師也展現出更積極的學術企圖。2011年起,北大社會系教師共成功申請32項科技部研究計畫,在領域的分門上也相當多元,包括性別研究、障礙研究、集體記憶、生命歷程研究、金融社會學、社會運動與家庭社會學等。另外,系上近年來也積極與公部門進行學術合作,包括與教育部、文化部、衛福部、科技部與新北市政府等多個中央及地方政府單位,執行研究計畫與社區服務。上述集體教職成員所展現出的學術表現與研究能量,不僅受到校內外許多單位肯定,也讓北大社會系於今年成功通過申請2021年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則是系上於近年來花費心力在學術研究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與認可。

總的來說,自系所搬遷到三峽以後,北大社會系在教學的改制上,朝向社會學知識的實踐與應用等特色。另外,系上師生也更積極地參與學術研究計畫與社區服務,並增設學分學程與國際交流等制度。隨著系所建制發展與社會趨勢改變,北大社會系也從最初的公務員搖籃,走向更為多元與包容的教學體制,系上因此也培育許多學生至今在不同領域的工作崗位上,包括學界、公職體系、政界、NGOs、商界、市調與民調界等,實踐與貢獻重要的社會科學專業與知識。


五、結語

回顧歷史,北大社會系一路發展以來的變化極大。走過七十年,從最早以公務員為主的教學訓練,到後來以美為師,建立起穩定的課程架構與學術體制,21世紀後又發展出三鶯研究社會調查、社會實踐,以及社會實習等制度與活動,北大社會系從最初自力、承先啟後,再到最後的更迭,系上每一世代都有他們所專注的教學任務與理想,同時也建立出不同的教學典範與特色。在這過程中,北大社會系不僅逐漸建立出一套穩定且多元的專業師資組成,在學術與教學競爭力的表現上也日漸活躍與亮眼。而系上不同世代的教授先後帶入不同的理念與關懷,系所成員也能抱持著開放的心情去進行溝通、反思與辯論,北大社會系因此也在長達七十年來的時間中,得以長出多元的系所典範與體制,跟進整個臺灣社會長期趨勢的轉變,並在臺灣社會中扮演生產與再生產社會學知識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