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隅

三鶯研究

首頁 > 學生表現 > 三鶯研究>2021年三鶯研究

【活動心得】110學年度三鶯地區社會調查成果發表會活動紀錄

刊登日期:2021-11-11  
友善列印

活動性質:發表會

活動日期:2021.10.14

主角:109學年度修習社會研究方法課程之同學

撰稿人:林芷婷

---------------------------------------------------------------------------------------


        本系在每年秋天舉辦的「三鶯地區社會調查成果發表會」,是大二學生經過「社會研究方法」課程訓練後的重要成果發表。一整年下來,同學們透過質性及量化研究方法來投入研究調查,過程從發想議題、蒐集文獻及資料、形成研究問題、設計問卷/尋找受訪者,到真的實地訪談、最後進行結果分析等,加上教授和助教們的從旁指導與協助,最終完成了一份份的研究報告。

        首先發表的《線上與實體在地社團比較:結構、 資源、文化》,以三峽在地社團為例,透過深入訪談來看傳統的實體社團(社區發展協會、文史工作室等)和新興的網路社團(社群平台上的社團,如愛北大iBeta)之間的差異。結果發現在社團成立脈絡、招募成員方式、管理方法等面向上,兩者都有相當大的差異,而經營社團所需的資源如何取得/是否有足夠的穩定性以及成員的參與度/情感聯繫,則會影響社團成員之間的強/弱連帶,研究呈現出三峽地區兩類型社團的多元性及複雜運作樣貌,也許在文化、資源或是結構不盡相同,但創立目的都是希望透過社團的實際活動或影響力,創造出更好的三峽。

        韋岱思教授建議研究問題應該再更聚焦一些,因為這會影響文獻蒐集的方向(才不會太分散什麼面向都一點點),進而影響整份研究的核心;也提出希望可以看到這份研究不只是停留在描述兩種社團的差異而已,可以多加將它們為什麼不一樣、差別怎麼來呈現出來;最後老師也提點大家去思考「一個研究問題應該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這件事,比如說為什麼這份研究使用質化方法是最恰當的?也許是因為在訪談中可以去了解個人經驗、人們怎麼詮釋一些事情,但當選定了質化方法後也要注意所選取的樣本是否會影響研究結果(選別的社團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而《醫療參與的主動性如何影響醫病之間的信任關係》一文則欲探討病人的主動性如何影響醫病之間的信任。該組以個人在網路醫療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醫師的互動狀況兩面向來測量醫病的信任程度,研究結果顯示,當個人的醫療參與度越高,越傾向於信任醫師專業及醫療體制;而看病前後有搜尋醫療資訊的習慣、接觸網路的專業醫療資訊多寡、挑戰醫師權威三者對於醫病信任的統計結果為不顯著。雖然許多分析結果與當初的研究假設不同,但也在數據背後看到了更多當今社會因快速便利資訊所受的影響及台灣醫療環境的圖像,推測出其他可能,像是:當個人可以參考的專業網站越多,反而增加其對專業知識的不確定性、降低對醫療體制的信任;又或是個人即便會對醫師的看法提出不同見解或甚至自己尋找其它療法,但不一定減少對醫療的信任,因為醫師如何給予回應才是影響醫病信任的關鍵等等。

        韋岱思教授肯定該組的研究問題相當清楚,但也提出動機似乎不太足夠,提醒大家「為什麼要研究一個議題」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因為並不是過去沒有人做過而我們就要做這個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麼需要這類研究?)當我們試圖對一個現象提問並回答問題時可以為它帶來什麼樣的新觀點;另外,老師也提醒要再思考「因果關係」和「相關」兩種概念的不同,由於該組提出的推論中(且是結果中唯一顯著的假設),說明了醫療參與度(互動)有助於增進病人對醫師及醫療體制的信任,但有沒有可能是由於對醫療的信任所以強化了參與及互動的意願呢?

        接著《NGO?社團?企業?混合型組織與資訊流通—以AIESEC北大分會為例》是一份關於校內學生社團的研究,該組指出在AIESEC北大分會的實際運作中,內部同時擁有「NGO」、「企業」、「社團」三種性質,是一個擁有多種制度邏輯的「混合型組織」,而透過與該社團不同階層成員/幹部的深入訪談,發現AIESEC北大分會能以特殊的因應策略與方式來平衡不同制度邏輯下所產生的衝突,像是以「轉換論述」、「資訊隱瞞」作為解決之道,進而長期維持組織營運的穩定性,也提出個人所能接收到的「資訊」意味著在組織中的權力地位,資訊與資源多數集中於上層,而上層能決定組織走向。

        葉欣怡教授肯定該組的認真投入及豐富的文獻回顧,也提出幾點建議,像是可以再多描述為何是選擇「AIESEC北大分會」這個社團、它有什麼特殊性等,而在「混合型組織」的概念上也可以多談談它的優勢及劣勢;另外,在訪談對象的挑選上,雖然人數足夠,但在不同階層幹部之間、離開組織或留下者之間、資深者和資淺者之間的差異為何,可以多呈現出來(說故事)以增加整份研究的層次;最後,老師也提醒大家在研究及撰寫論文中,應多以受訪者引述、田野觀察等作為研究資料(”evidences”)而非是自己的論述(”claims”)。

        在《原生家庭與個人親密關係經驗如何影響婚姻態度》研究中,該組探討此時代背景下影響個人婚姻態度的因素為何。個人對於婚姻的態度決定了婚姻制度在社會上的存續與意義,而婚姻態度往往容易受到原生家庭與個人親密關係的影響,他們透過整理家庭系統論、社會學習論與生命學習歷程理論,發展出八個關於原生家庭互動、家務分工狀況及個人親密關係經驗對婚姻角色、婚姻價值與婚姻功能的影響之假設。研究結果顯示個人親密關係經驗及同居經驗顯著影響婚姻態度,其中交往經驗越好越重視傳統的婚姻功能,而有同居經驗者較不重視婚姻價值與功能;另外,在本次回收的樣本中,原生家庭因素對個人婚姻態度的影響並不顯著,而是個人親密關係經驗較為有影響。

        馬國勳教授講評表示該組的研究內容相當豐富、運用了許多統計知識及技巧,而摘要、結論及圖表呈現都很不錯。但老師也建議研究問題及假設可以在三到五點較為恰當;而關於原生家庭因素影響不顯著的部分,老師提出原則上一個人長愈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會愈小,那可能是由於受訪對象的範圍太大、變異度太大,因此做不出結果,可以再回頭調整控制變項再嘗試看看。

        而《疫情對幼兒照顧與學習模式的影響—以三鶯地區為例》一文呈現了三鶯地區的家庭和幼兒園在疫情之下如何維持照顧、教育等功能。透過深度訪談21位家長和8位幼兒園的老師、行政人員,該組發現:不同背景家長的防疫行為和照顧模式有一定差異,對幼兒園資訊的掌握以及信任度也有所不同;而對於幼兒教育,家長對於戴口罩是否造成幼兒互動並無過多擔憂,大多則是對遠距教學持負面態度,認為可能影響孩子學習成效;另外,在幼兒園的場域中,科層制度(如監督、考核等)的運作成為了防疫措施實行的主要推力,也因必須戴口罩而減少了許多兒童的流行傳染病症;然而無論是公立或私立幼兒園,保持社交距離都是最難落實的防疫措施

        馬國勳教授認為此篇研究相當紮實與細膩,不只運用方法與知識也表現出了研究精神。老師提點大家,有關疫情(COVID-19)的研究是需要注意時間軸的,幾周、一個月可能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研究結果與發現;最後,老師也回應了文獻應用的部份,認為將傅柯理論用來看幼兒/幼兒園是一項大挑戰,因為過往指涉的是學校、監獄等「全控機構」中能獨立思考的完全「自由人」,也許往「後傅柯」理論的方向會比較適用。

        最後發表的是《傳統市場與超級市場消費頻率之因素》,該研究針對「理性消費」及「鑲嵌理論」,分析兩項概念如何影響個人前往傳統及超級市場的頻率,以及背後可能的選擇動機。研究結果顯示價格導向對超級市場的消費頻率有顯著影響,符合理性行為理論中「人是理性的」一說;鑲嵌理論則主要在傳統市場中發揮影響力,因傳統市場較超級市場擁有更好的關係品質,導致人們更傾向於選擇傳統市場,即「經濟活動鑲嵌於人際關係」之說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產品品質及服務導向在兩類型市場中都未見顯著影響,推測是因消費者普遍重視這兩因素而導致數據變異量不大、看不出特別影響。

        馬國勳教授肯定該組在文獻及理論上的應用、撰寫文章相當精煉,但也是建議統計圖表可以簡化、需要再次確認表格無誤、要多思考為什麼去選取哪些控制變項、變項和變項之間是否相互影響(或導致在數據上被抵銷因此都看不見影響)等;老師也幫大家稍微複習了一下R2值的意涵(其實在社會科學的研究議題中R2值通常都不高),希望同學不要因為數值低就認為自己的研究沒有價值,R2值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於不同模型間的比較,而非單獨看它的值。

        今年的三鶯研究雖受到台灣嚴峻疫情影響(亦導致下半年量化研究的問卷部分改為網路發放),但同學們依然在每一個過程盡力投入,研究議題也非常多元,不僅深入了解與在地的連結(北大學生社團、三峽在地社團/組織、三鶯地區家庭及幼兒園),也探討個人在各種社會制度下的日常生活(醫病信任及互動、親密關係與婚姻態度、傳統/超級市場消費行為),是辛苦也相當充實的一年!那麼我們就期待明年的三鶯研究發表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