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隅

系友分享

首頁 > 學生表現 > 系友分享>系友分享

董瑞欣:我與社會學的相遇

刊登日期:2020-10-01  
友善列印

寫作日期:2020年10月

作者:董瑞欣

任職:臺北大學法律學院人類社會與自然資源治理法學研究室專任研究助理

關係:本校學士班系友(2020年畢業;108級)




我與社會學的相遇在高中時期,然對於社會現象、社會議題的興趣和負擔卻難找到具體的時間以溯及,可說是國小時在餐桌上聽爸媽述說作為偏鄉教育現場的家鄉面臨的困境開始,又可說是國中時看見身旁朋友的家庭際遇開始,然又可說是高中時在與同儕互動時感受到的城鄉差距開始。


猶記高一時因聽了場社會企業的演講,我彷彿找到了萬靈丹般認為企業模式是得以有效回應、解決社會問題的唯一工具,當時的我也以報考商學院為第一志願,帶著筆記本每天整理報導、書籍和演講中的社會議題,同時回憶著自己國小、國中和高中時期所聽見、看見的種種,思考如何能以商業模式回應和解決。然而,當時的高中摯友卻時常提醒著我社會學的方向,起初我還以倘若少了商業模式的工具,就無法搭建出真材實料的房舍來有效回應、解決社會議題作為比喻搪塞她,後來我漸漸地開始明白面對自己所欲回應、解決的社會議題,倘若少了社會學的眼光,就易停留在現象及議題的表層,忽略了更深層結構性因素的探究和剖析,就如同房子蓋在不穩固的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後房子就垮了。因此,我開始認為若欲針對社會議題做出行動,首要的應當是去釐清行動所欲的對象所處的情境、脈絡及背後因素,並在那之後才得開始構思、設計所欲行動的方法與角色。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的四年大學生活,在課堂中我們除接觸到社會學的知識本體及方法,也在師長的指導和陪伴下不斷地嘗試帶著初習得的研究方法走入田野和人群,並且在努力地取得質量化資料後,學著書寫出社會學視角的問題剖析及現象描繪。此外,在課堂中我們也探索了社會學的知識地圖,除了解各派別及其之間的淵源,也試著從古典、現代及後現代各理論家的視角認識個人、國家社會和世界,並且在多元的子領域課程裡更深入的去探究社會現象、社會議題在豐富的研究成果裡的被描繪、剖析的樣態。在課堂之外,透過臺北大學社會系社會實踐基金計劃的管道,我們獲得系上的經費支持以走出教室之外進行各樣議題的調查,從都市原住民聚落的重建計畫、移工安置處遇探討、蘭嶼數位貨幣推行實況、校園清潔工勞動條件調查到菲律賓都市貧民社區非政府組織工作參訪,一次又一次地讓我明白社會學不單只是出現在課堂,更能夠實際的運用在我們所處且關心的生活場域中。而更幸運的是,臺北大學社會系系上豐富的研究計畫參與機會,從偏鄉教育調查、多元議題的審議式民主實踐到跨國身心障礙政策比較研究等,更讓我在參與計畫執行的過程中,看見社會學參與社會實務的實例,體認到社會學多元的實踐方式及角色,也由此開始更多思考自己所欲的社會學實踐及角色為何。


而在這四年的學經歷中,我一方面被社會學縮放自如的宏觀、中程及微觀視角深深吸引,同時更驚奇於社會學領域的廣袤。另一方面,社會學也不斷地打破我從社會普遍認知中習得的二元論框架,讓我得以再思考常與非常、傳統與現代、個人與集體。然而,有時我也擺盪在社會學以客觀為由所偏重的實然描繪,與自己對社會應然及其具體實踐作為解答的嚮往之間,因而對當代學科領域分工劃界下致使的結果不免感到無奈和沮喪。


儘管畢業後的我仍舊沒有找到答案,甚至工作屆滿三個月的我在拿出電腦撰寫此篇文章的同時,仍舊持續在思考著面對社會現象及社會議題自己所欲的社會學實踐方式及角色為何,然而經歷了臺北大學社會系四年之後的我,已經相較於四年前面對社會現象和社會議題的莽撞和茫然,多了更深入看穿社會現象、剖析社會問題的信心,再次回憶自己國小、國中和高中時期所聽見、看見的種種,我也更能洞察當中複雜且相互交織著的結構性因素。


臺北大學社會系畢業後,期許我們能不斷地提醒自己,與社會學的相遇僅是我們了解社會現象及社會議題的開始,願我們面對自己有所感到興趣的社會現象及感到負擔的社會議題,持續尋求屬於我們的社會學實踐方式及角色,並且我們都能在社會學的磐石上,搭建出無論雨淋、水沖、風吹仍能穩固的房舍。